“有胸痛上医院”记住这句话能救命

健康科普 2019-10-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可救治的疾病,而实现救治的关键是患者从起病到救治的时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从到达医院门口(急诊室)到第一次球囊扩张之间的时间,指南上推荐是90分钟,现在进一步要求是60分钟,欧洲一些国家这一时间已降到50分钟以内,我国中位数为138分钟(还不算院外的延迟时间)。这迫切需要改善。优化和简化救治流程,是缩短时间和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目前,以色列与一些欧洲国家已由院外急救车启动医院的心导管室,绕过急诊室与CCU,直接到达手术现场。入医院门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已控制到41分钟。再者,药物和支架都是硬技术,正确、有效的应用这些“硬技术”才是关键,同样的支架、药物、设备只有在科学和良性的医疗体制和运转模式下,才能发挥更佳的作用。

 一、有胸痛上医院

 这里我要送大家一句警言:“有胸痛上医院。”冠心病常见的表现是胸痛,急性心肌梗死半数以上无先兆,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表现。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动物实验是1小时,在人身上最晚是6-12小时。所以,心脏科医生重要的理念是“命系1小时”,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时间窗(即抢救的黄金时间)。抓不住时间窗,患者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医生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尽快开通导致梗死的“罪犯”血管,溶栓要求在到达医院后半小时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要求在到达医院后60-90分钟内进行。如能在起病1小时内完成溶栓和PCI,即使用先进的检查技术也查不到梗死的痕迹。抢救所用药物(溶栓药)或器械(如支架)的成本是固定的,治疗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越多。因此,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丢失了时间就是丢失了生命。

“有胸痛上医院”的口号标志着院前急救理念的普及,但还有相当多的患者存在着3个误区:(1)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不愿叫醒亲属而等天亮,坐失良机;(2)身体健康的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疼,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把命挺没了;(3)患者在牢记有胸痛上医院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是尽快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去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

 二、呼叫急救车,明显获益

 胸痛患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急救车)可以明显获益,不要自行转运(包括乘坐出租车、由家人/朋友开车,更不能自己开车前往医院)。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约2/3发生于发病第1-2小时内,经常死于到医院之前。在急救车上配备有必要的抢救器材和药物,是保证患者安全到达医院的较好工具。

急救车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常用的治疗包括:

(a)给氧气。无论有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转运途中一般可用鼻导管吸氧,速度2-4升/分。

(b) 止痛。剧烈疼痛常使患者烦燥不安,容易扩大梗死面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c) 给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输滴硝酸甘油则更好。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侧支血流到缺血心肌,有利于缓解缺血性疼痛。

 (d) 予以心电监测和准备除颤器。

 (e) 嚼服300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2)使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转运可引起急诊室医生的重视或通过预先已有的心电图,减少院内诊断时间,从而最终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

三、溶栓与PCI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的数量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限制心肌坏死范围的有效方法是早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急性心肌梗死中,90%是血栓形成后堵塞冠状动脉的结果。因此,使用药物将血栓溶解使冠状动脉再通,简便可行,能明显缩小心肌坏死范围,降低死亡率。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一般3小时内)或者没有条件立刻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不要盲目等待PCI,甚至不惜长距离的转运,反而延误了挽救心肌的最佳时间。

 1、就地溶栓,还是转诊作PCI?

 对所有患者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转诊到PCI医院,造成很多患者延误了挽救心肌的时机。合理的策略应该是:(1)对于早期就诊,尤其是3小时内,年龄较轻,心肌梗死面积较大(例如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没有溶栓的禁忌证,应选择在当地医院尽快溶栓,再择期进行PCI;(2)对于就诊较晚,年龄较大,梗死面积小(如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可选择转诊PCI;(3)假若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没有配备24小时在医院待命的PCI团队,也难保证D2B(从医院门口到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达到指南的要求,此时仍可选择“先溶栓然后PCI”的策略。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溶栓治疗后,是否应该作PCI,以及何时进导管室?

 (1) 原则上,溶栓治疗开通“罪犯”血管的成功率最多只能达到70%。只要判断溶栓失败应立即冠状动脉造影并开通罪犯血管,可最大程度挽救尚存活的心肌。

 (2) 对于溶栓成功的患者,可在24小时内造影,常规进行血管造影的评价并据此进行恰当的血运重建治疗,但不宜过早。(患者可在溶栓后转诊,并在转诊的第二天进行血管造影。)

 3、常用的溶栓药物溶栓越早,再通率越高,心肌坏死范围也越小。发病超过6小时,溶栓的再通率很低。r-tPA虽然再通率高,但价格昂贵。

4、近期有脑血管病、出血性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不宜采用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