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个简单的体位改变,却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缺氧,降低插管率及病死率,这一方式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药东风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许多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都采用了这种俯卧位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方式,趴在病床上进行治疗。
俯卧位通气是指通过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人仰卧的时候,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往低处走”,越靠近背侧的肺泡就越小.俯卧位可通过重力效应改善肺的不均一性,使得气体更加容易进入肺泡,增加通气量,缓解缺氧状态。
俯卧位通气的操作要点:建议至少准备3个枕头,胸前、头部、脚踝部位各放一个,垫软枕更舒适,可以防止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趴着时,可以活动一下手脚、听音乐、追剧、聊天等。双肩胳膊放松,累了换个姿势或者侧躺休息一会再接着趴,每天趴12-16个小时是没问题的。部分老年患者,长时间采取俯卧位通气有可能导致幽闭甚至窒息,可以采取侧俯卧位,左右两侧轮流进行。
若有痰液坠积不易咳出,可以拍背辅助排痰,加强俯卧位时痰液引流效果。拍背排痰又叫做体位引流,把的手握成空掌,从下往上,从外往里的拍打背部,可以帮助痰液的排出,减少身体细菌负荷,有利身体痊愈。在拍背排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情况:1、时机,比如支扩和肺部感染患者,建议要拍背,如果是支气管扩张或者肺部感染伴有咯血的情况,这时候不建议进行拍背排痰;有肺大疱或者严重肺气肿的病人也不建议进行肺部拍背排痰,因为有可能会导致肺大疱的破裂引起气胸。2、拍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拍的力度太轻痰液很难从气道中涌出,但拍得太重确实是有造成痰中带血甚至咯血的风险。3、拍背排痰的时候一定要配合体位的引流,原则要使病变的部位处于高处,这时候配合拍背排痰就更利于痰液的排出。拍背排痰建议早晚各一次,一次5-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