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便秘”之痛难启齿,一招助其获新生

健康科普 2025-02-27

今年75岁的程阿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看似轻松自在,然而却有着30多年的难言之隐,“我都想不明白,别人轻轻松松的一个事情,到我这怎么就这么困难”,程阿姨一脸愁容向我们诉苦。据她描述,30余年前就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最初只是偶尔感到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逐渐恶化,现在她每5天才能勉强排出一次干硬的粪便,且排便过程中需要用手辅助。尽管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半月前出现了肛门坠胀的症状,这让她更加焦虑不安。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她找到了国药东风总医院胃肠•小儿外科。

肠道菌群移植专科医师王志对程阿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结肠传输试验呈阳性,这表明她的肠道蠕动功能严重受损。结合其病史和症状表现,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结合盆底肌的检测分值(仅21分),王志决定先为其实施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帮助锻炼盆底肌功能。同时,考虑到她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睡眠障碍以及骨质疏松等多重健康问题,联合多学科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除上述治疗措施外,造成便秘的罪魁祸首还是肠道微生态的紊乱。据胃肠·小儿外科周培华主任介绍: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对人体起保护性作用,包括营养代谢、抗菌保护、维持消化道的结构及屏障完整、药物及外源性物质等,当菌群失调后,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据报道,95%的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针对这个病人,我们也做了16srDNA的检测,结果也正如我们判断的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肠道菌群移植这项技术对于她就再合适不过。

肠道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捐赠者肠道内功能菌移植入患者体内,旨在重建其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经过充分的沟通和准备后,程阿姨欣然接受。治疗过程很顺利,三天后,程阿姨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不仅排便频率恢复正常且质地柔软易于排出;更重要的是之前伴随而来的腹胀不适感几乎完全消失!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距离现在已半个月,在随访的过程中,程阿姨也告诉我们目前每两天都能很顺畅地解一次大便,同时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费劲地解“羊粪”样的粪便了,非常感谢这项前沿的技术帮助她解决这么多年的问题。

程阿姨的经历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治疗案例更是对胃肠·小儿外科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的最好证明。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医学在面对复杂疾病时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我们能够为更多像程阿姨这样的患者带来福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