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主要涉及误吸风险评估、人工气道管理、口腔卫生管理、体位管理、肠内营养管理、药物管理与干预、误吸诊断与处理、拔管后误吸预防、误吸培训与团队管理等多个方面。
1、误吸风险评估:
-推荐使用ICU误吸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建议在入院、手术、病情变化时进行误吸风险评估。
- 误吸高危因素包括年舲>70 岁、既往误吸史、意识障碍(使用镇静/肌松药,颅内压升高)、神经功能障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口腔卫生不佳,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院内外转运等等。
2、人工气道管理:
- 推荐使用聚氨酯材质的气囊。
- 使用自动充气泵测量和维持气囊压在 25-30cmH20,,无该装置时应每隔6-8h 手动测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0,并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的积水。
- PEEP为5cmH20能减少气囊上滞留物渗漏,预防隐性误吸。
- 在患者体位改变前、气囊放气前和拔出气管插管前,要尽可能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推荐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和冲洗口。
- 气管切开的清醒患者推荐使用说话瓣膜,促进气道功能恢复,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3、口腔卫生管理:
- 使用标准化口腔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如贝克口腔评估量表。
- 机械通气患者每天应接受2次口腔护理。
- 推荐使用0.12%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
4、体位管理:
- 推荐ICU机械通气患者和EN患者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 对具有潜在腹内高压风险的患者,推荐床头抬高25°-30°半卧位。
5. 肠内营养管理:
- 建议优先采用持续低容量幽门后喂养。
- 推荐使用营养输注泵以低剂量、低速度(30-40 mL/h)开始喂养。
- 对误吸高风险患者,推荐适用床旁超声每4h监测1次GRV,当GRV<500ml 不建议中断EN。
- 至少在俯卧位通气前1h暂停EN,并回抽胃内容物,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 在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前暂停鼻饲喂养。
6. 药物管理与干预:
- 镇静剂可能增加误吸风险,中度至深度镇静的患者建议进行误吸风险评估。
- 建议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抗反流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预防误吸。
- 误吸高风险的脑卒中患者,建议 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促进咳嗽和改善吞咽反射,进而减少误吸的发生。
7拔管后误吸预防:
- 拔管后患者在经口进食前建议进行吞咽障碍风险筛查。
- 过渡到治疗性经口进食时,护士应严格把控进食环境、进食姿势和体位等。
- 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黏稠度来预防误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