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

健康科普 2025-03-27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13%--65%,多发生于术后两个月甚至更久,也有部分患者多年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侧手臂、手掌、肩部的肿胀,伴有疼痛、沉重或麻木感,严重者可合并感染、出现象皮肿、淋巴漏皮肤破溃等。


IMG_2565752a6281c18e754dcb1a3db24255bd

发生淋巴水肿的原因

淋巴管系统是一个单向的回流管道,可以协助静脉将体液回送入循环系统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回流受损引起间质液的积累,从而导致组织肿胀。淋巴液的产生、运输、流出或淋巴管的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淋巴水肿的发生。

6a84c00624217e41d1fe64534606f7a  

淋巴水肿的分期

Ⅰ期  和“静脉”水肿相比较,早期组织中聚集的淋巴液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水肿呈凹陷性,肢体抬高后水肿可消退。
‎Ⅱ期  肢体抬高后水肿不消退,在Ⅱ阶段的后期,随着皮下脂肪和纤维化的生成,水肿不再呈现凹陷性。
‎Ⅲ期  非凹陷性水肿,肢体增粗,质地变硬,皮下脂肪进一步沉积和纤维化。
‎Ⅳ期  又称象皮肿,属于淋巴水肿晚期,病变软组织异常增生肥大,出现皮肤病变,如棘皮症、皮肤增厚角化、疣状增生。

image.png


有效的控制就是最好的治疗---正确的预防从识别早期症状开始!

淋巴水肿不能被完全治愈,但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可明显缓解症状,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识别手术一侧臂围大小变化

肩部、肘部、手臂、腕部、手指活动受限;

上肢、乳房、胸壁肿胀:

患肢沉重、僵硬、紧绷感、皮肤增厚、不灵活、麻木、触痛、疼痛/隐痛/酸痛、发红、皮温升高、起水泡、烧灼痛、刺痛、针扎样感觉、患肢无力、患肢疲乏等感觉。

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生活细节要牢记!

一、保护患肢及皮肤护理

①应保持皮肤清洁,使用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的润肤品和清洗用品;

②应避免患肢任何外伤,一旦皮肤破损或感染及时处理;

③不宜在患肢进行治疗性操作,如抽血、注射、输液以及测量血压;

④睡觉时尽量健侧卧姿,减少对患肢的压迫,避免长时间提重物挎重包;

⑤避免以下不良生活方式:

ab65fba632493f06aa3382a35db841a

image.png


二、适宜的功能锻炼

①应在术后早期开始渐进式患肢功能锻炼;

②术后2~4周患肢应避免负重超过0.5kg,4周后应避免负重超过2.5kg;

③患肢宜避免剧烈重复用力的离心性动作;

④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及全身有氧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⑤抬高患肢,局部按摩,自远端向近侧用一定压力(30mmHg左右)连续推压,可每日数次。

e119c77fb286eb4e3a0f79c44dd4006

image.png

image.png

三、良好的生活方式

①应保持体重,控制食盐摄入,避免肥胖;

②保持患侧手臂血液循环通畅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

④避免患肢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或下垂;

⑤应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

⑥避免长时间做家务,每半小时后休息5-10分钟,不做重复性动作如剁肉馅、长时间炒菜等。

 c92114dae1a08be2875b6c39de98b7a

四、乳腺癌术后恢复期间定期对上肢周径进行监测

   

image.png

五、酌情使用弹力绷带压迫上肢,减轻肿胀,促进水肿液向心流动

61553a62df0b26a5d1f92ec4fed794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