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误吸当小事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口腔分泌物或胃管反流物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的过程。据文献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 显性误吸时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呛咳,发绀或吞咽后出现声音改变,声音嘶哑等症状。隐性误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生吸入性肺炎才被发现,不易引起家属及护理人员重视。预防误吸的发生,如何喂食很关键。

(一)导致误吸的因素

1、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最为常见的因素,食管括约肌松弛,咽部感觉减退,吞咽反射与咳嗽反射减弱,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

2、病理因素

脑血管意外、意识不清、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尤其是长期留有鼻饲管的。此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会诱发误吸,如一些抗精神药物、茶碱类药物等。

3、进食体位

错误的体位和姿势,如平躺进食、仰头进食等都容易导致出现误吸。这是平日家属照料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二)误吸的预防

1、体位姿势的选择

患者进食时床头摇高30°~45°,保持体位舒适,进食后保持30~60分钟再恢复体位,家属协助患者进食时,每日量不宜多,指导患者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讲话。针对偏瘫患者,可以选择30°半卧位、颈部前倾、肩背垫高、健侧喂食。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下的食物摄入和吞咽,减少患侧食物的残留和防止误入气道。

(三)经口进食的注意事项

1、食物选择:食物质地均匀柔软、黏度适当、性状均一、不易松散,通过咽部时爽滑易变形且不易残留的食物。

2、应避免:1)入口易粘的食物:糯米、粽子、汤圆。因黏性太强需要较大的口腔推送力,食物容易残留在口咽部。2)松脆的食物:如饼干、干蛋糕。3)需咀嚼的食物:如大块的肉、花生。4)有骨头的食物。5)混合质地的食物:如汤泡饭、稀碎肉粥。固态和液体食物混合在一起食用,容易液固分相和离散,出现液固分离,发生呛咳。

(四)鼻饲进食的注意事项

 1、鼻饲后1小时内不宜搬动患者,不易翻身扣背。  鼻饲2小时内不宜头低脚高位体位引流。  鼻饲前将气管套管中的痰液彻底洗净,鼻饲后1小时内尽量不吸痰。  鼻饲后不能立即平卧位,要保持半坐位30~60分钟。  掌握饮食时合适的温度及速度。  脑血管病伴偏瘫患者,健侧吞咽功能好于患侧,鼻饲时头偏向健侧,可明显降低呛咳窒息的发生。  鼻饲时要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2、每次鼻饲时要确保胃管位置正确。回抽有无胃液,同时观察抽出的胃液中是否有血性液体,咖啡样液体或未消化的食物。鼻饲后两小时,胃内残留150ml以上,可以考虑胃潴留,同时调整体位,床头抬高,观察腹部有无腹胀,抽吸胃管观察胃潴留量,如胃潴留量超过150ml,立即停止鼻饲,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可给予胃动力药,减少灌注量,改善鼻饲途径。

3、喂食时先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注入鼻饲药物或流食,鼻饲完后用温水冲洗胃管,避免残留。如需注入药物,应将药物研碎、溶解后注入;食物应为液状,果汁类与奶类分开鼻饲,避免产生凝块,堵塞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