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病因及居家康复方法

一、什么是足下垂

足下垂是骨科、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体征之一,是由小腿的前肌群和外侧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群痉挛牵拉所引起的。表现为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或是拖曳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的一种症状,因此患者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而形成的特征性的足下垂步态。

二、卒中后患者足下垂产生的机制

小腿后群肌肉痉挛性瘫痪受损神经元所支配的肌肉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小腿后群肌肉就会表现出痉挛性瘫痪。严重或长期的痉挛,可使该集群张力大于前侧拮抗肌的牵拉,导致足下垂或足内翻发生。
制动与废用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造成肌肉僵硬,张力增高,增大了关节活动的阻力。长期制动也会造成废用性肌萎缩。 

三、足下垂的康复治疗
1、功能性电刺激 通过低频脉刺激腓总神经,产生胫前肌收缩,防止胫前肌肌萎缩,同时抑制屈趾肌痉挛。
2、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1)Rood技术:针对小腿前外侧肌肉,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

2)PNF技术:缓慢反转和缓慢反转保持技术、反复收缩技术、可动性技术。

3)Bobath技术:患者下肢张力较高时,治疗师可以利用踝关节背屈、外翻作为远端关键点来控制,缓解伸肌痉挛。利用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来激发患者潜在的主动运动能力。

4)Brunnstrom技术:利用运动模式控制肢体的共同运动,通过诱发足背屈运动训练治疗足下垂。

3、运动疗法  

牵拉技术: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防止挛缩。肌肉力量训练:尽可能嘱患者进行自主运动。 

  1. 利用踝足矫形器

在利用足踝矫正器的时候,治疗师要随着患者步行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进行适时地调整。 

  1. 镜像疗法

镜像疗法在近年来被多用在偏瘫患者上肢的康复训练中,通过感觉、运动、视觉、注意力各方面共同刺激,加强传入神经信息的输入,能更有效地针对踝关节运动控制及主动活动功能进行加强,效果更为显著。
6、居家康复
1)小腿三头肌牵伸训练:患者站立于楔形板上,保证身体挺直,髋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踝关节放松,身体放松,保持身体平衡,注意不要跌倒。每次10分钟,上下午各1次。

  1.                                              图片1.png 

    (2)仰卧位胫前肌肌力训练:患者仰卧位,协助者一手固定患侧踝关节,一手放在患者足背,患者保持腿部伸直,主动抬脚尖,协助者在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阻力。每组15次,每天5组。

  2.                                           图片2.png

3)胫前肌肌力训练:患者端坐位,协助者一手固定膝关节,一手放在患者足背,患者主动向上抬脚尖,协助者在患者足背处施加适当阻力。每组15次,每天5组。

  1.                                           图片3.png

(4)墙角站立起蹲训练:患者站立位,背靠于墙角,家属坐于患者正前方。患者躯干靠于墙角,将泡沫轴置于患者背后,协助者用脚控制住患者的患侧脚,用手扶住患者双膝,患者目视前方,主动完成蹲起,同时顶住背后的泡沫轴。每组10次,每天3-5组。 以上列举了几组比较常见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法,注意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锻炼,以免造成损伤。(康复科:郭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