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东风总医院

新闻动态

百年总院有大医”系列报道四: 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关口” ——记国药东风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杨秀菊

发布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

时下,随着深秋气温变化,呼吸系统类疾病迎来高发期。10月16日,记者在国药东风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看到,病房里住满了患者,医护人员来回忙碌着。

一个娇小的身影不停穿梭在医生办公室与病房间,直到一名患者喊了她一声“杨大夫”,她才停下脚步并上前询问患者需求,她就是该科室副主任医师杨秀菊

关爱患者无微不至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病程长、病情重且复杂,常合并有多种并发症,这对医生的诊疗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作为科室质量医师,且一直从事临床工作的杨秀菊,深知老人们的不易。在平常工作中,她尤为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常常以充满正能量的话语鼓励患者,给他们带去希望。

“杨大夫,我咯了好多血,家里就我一个人,您能否帮我看一下?”8月22日早晨5点多钟,还在睡梦中的杨秀菊被王阿姨的电话吵醒,听完老人的情况她十分揪心,随即建议其立即拨打120电话,让救护车接她来医院治疗。

挂断电话后,杨秀菊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大厅等候,并第一时间联系值班医生为王阿姨留床位。等一切安排妥当后,立即为其实施进一步救治。

因为信赖,所以性命相托。在杨秀菊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有不少患者的电话。患慢阻肺哮喘病十余年的赵阿姨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十几年前,赵阿姨就因住院认识了杨秀菊。经过十几年的交往,“杨大夫”成了赵阿姨最信赖的医生,但凡身体有不适,她都会打电话咨询,而杨秀菊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

“我们一心所求的就是患者能健康,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使出百分之百的劲儿、不负患者所托!”对待患者,杨秀菊的信念始终坚如磐石。

投身一线大写担当

2022年4月6日,杨秀菊主动请缨参加“援吉抗疫”。彼时的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由于人手不足,缺乏专业对口医生,防疫工作阻力重重。担任十堰市援吉医疗队医疗组组长的杨秀菊从头梳理,认真细致地优化诊疗程序,严格制定工作制度,推动各项工作流程规范落实到位,保障每位患者得到全面、系统、正规的诊治。

在援吉的20天里,杨秀菊与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所接管病区共收治患者80人,康复出院49人,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这一年的年底,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渐放开,杨秀菊和同事投入新的“战斗”。她以医院为家,24小时坚守一线、随时待命。期间,不少老年患者因肺部严重感染产生大量黏液栓,CT扫描结果呈白肺状态,呼吸全靠机器支撑。克服有限条件、不顾感染风险,杨秀菊和团队一次次在床边对重症肺炎患者行气管镜下吸痰治疗,为患者争取生机。

杨秀菊先后被医院评选为“抗疫先锋”“抗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国药优秀医师”等。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近年来,杨秀菊还积极投入到支援竹溪县中医医院医疗工作中,积极帮助解决该院对口科室疑难危重症患者救治难题,手把手教授当地医师进行气管镜相关诊疗操作,开展了包括支气管镜、肺功能、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慢阻肺患者管理等多分支专业相关知识的授课,为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造福当地群众贡献了力量。

精益求精敢挑大梁

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被称为“生命关口”。在杨秀菊看来,这个专业始终在发展,所涉及的亚专科、专业领域非常广。

璞玉千琢,百炼成才。在深钻学科的道路上,杨秀菊不惧挑战和磨砺。2018年,杨秀菊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内镜支气管镜技术,学成归来后,在科室主任带领下,推动该项技术在医院快速发展。

2021年,为推动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发展,杨秀菊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进修,系统学习了针对呼吸危重症病人的国际化管理路径,以及包括 ECMO等在内的先进呼吸危重症救治技术,为科室RICU(呼吸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为了更好弥补短板、发扬优势,科室加快打造 RICU项目。目前,该项目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善,被寄予厚望的杨秀菊在工作之余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提升呼吸危重症患者救治中。

20241023A03_2410230737028981443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