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前,先了解清楚你是哪种斑!

色斑的本质是面部皮肤局部性的色素增加。换句话说,色斑的严重程度就是面部皮肤色泽深浅不一的程度。我们治疗色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整个面部的肤色看起来协调一致,面部没有色斑会使人看着更加白皙美丽。

如果想要高效治疗色斑,我们首先要对色斑足够了解,知道如何鉴别诊断色斑的类型,这样才能针对性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常见的几种色斑在临床上的诊断。

一、临床常见的表皮型色斑

1、雀斑

雀斑属于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时出现,多发于女性。一般长于鼻梁和鼻翼两侧,对称分布,外观呈圆形或者鹅卵石形状,直径为1mm~2mm(针尖至米粒大小斑点)的斑疹(不高出皮肤),边缘清楚但不规则,皮损颜色从淡褐色至棕褐色程度不同,日晒加深。

图片

2、咖啡斑

咖啡斑又称咖啡牛奶斑,一般为褐色、淡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其边界比较清楚,即有色素和无色素区域是有明显分界线。但其边缘有光滑的,也有不规整的、锯齿状的。此病为遗传性疾病,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早期治疗不仅能提高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色斑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图片

3、老年斑

老年斑又称为脂溢性角化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因为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所致的表皮良性增生,以侧面部,躯干,上肢,手背多发。它发生最大的诱因就是紫外线,除此之外,外伤和烧伤也可能引起老年斑。外形从米粒大到直径数厘米都有,有时可增厚。

图片

4、日晒斑

在医学上被称为日光性皮炎,一般出现在暴晒、晒伤后形成,刺激基地层黑素细胞大量合成黑色素,再者暴晒后皮肤出现晒伤的水肿、红斑,甚至水疱、脱皮后,皮肤修复后,也可能形成色斑。呈现椭圆形突起或平滑的深棕色色斑或淡褐色色斑,小到米粒大小,大到硬币大小的斑块。

图片

5、雀斑样痣

雀斑样痣颜色较雀斑深,与皮肤表皮平齐,或微微隆起为颜色一致的褐色或深褐色斑点,米粒至豌豆大(直径常不超过5毫米),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轻微脱屑,散发、单发或多发,但不融合,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肩部和手背。

图片

二、临床上常见的真皮型色斑

1、太田痣

太田痣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真皮层色素沉着。通常为褐色、褐青色或蓝色的斑点状或融合成片状、边界欠清的色素斑。

图片

2、褐青色痣

颧部褐青色痣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20岁后发病多见,部分病人有家族史。主要特点是在颧部对称分布的直径1~5毫米左右黑灰色/青灰色斑点,无任何自觉症状。主要聚集于颧部皮肤,少数也可在眼险和鼻翼,对称分布。

图片

三、临床常见的混合型色斑

1、炎症后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斑的形态,颜色,大小多样性,多伴有皮肤老化的表现,好发于肤色较深患者,可以分为表皮型和真皮型,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当肌肤受到损伤后,比如长痘、感染、晒伤、接触刺激物等,都会让炎症因子增多,造成黑素细胞活跃,产生大量黑色素,湿疹、皮炎复发都有可能出现这个情况。

图片

2、黄褐斑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蝴蝶斑”,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的色素性皮肤问题。主要分布在颧、颊、鼻、前额、颏等部位,呈边界不清晰且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或黑色斑片,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及不适感觉。男女都可发病,尤以中青年女性居多。

图片

‎以上分型只是初步的判断,在实际情况中,很多色斑并没有明显的表皮真皮界限,而治疗的方法也不只拘泥于一种。美容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分析结果及个人的期望值、护理的要求等等给出个性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