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绝佳“降脂武器”
检验单上出现了一个陌生名词—脂联素?
这是什么东西?
名字带“脂”,肯定不是“好东西”!
它还升高了???!!!
嘤嘤嘤,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指标高了就完蛋!
大家别怕!脂联素可不是伤害身体的坏指标,它是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守护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新朋友吧!
脂联素是什么?
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保护性”细胞因子,通过与脂联素受体结合,产生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脂联素发挥什么作用?
1.调节血糖含量
脂联素在血液循环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三聚体、六聚体和HMW多聚体,不同脂联素多聚体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全长脂联素在肝脏中能抑制血糖的产生,球状脂联素在骨骼肌中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脂联素也能够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强神经氨酸酶活性,起到保护和刺激胰岛素靶细胞的作用,避免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人体内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2.调节血脂含量
脂联素在肝脏和骨骼肌能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有效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并增强脂肪酸向肌肉细胞转运,减少脂质堆积。此外,脂联素能优先促进皮下脂肪储存,减少内脏脂肪堆积,与脂肪组织的再分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3.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脂联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活性氧产生,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脂联素也能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提升血管壁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健康。
脂联素与哪些疾病有关?
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内源性蛋白质激素,在人体内的正常范围是5-30μg/mL。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脂联素的改变早于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是胰岛素敏感性评估指标之一。脂联素也可作为二型糖尿病发生的早期观察指标,用于监测二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女性脂联素正常参考范围是大于等于4μg/mL,男性脂联素正常参考范围是大于等于5μg/mL,当不同性别人群脂联素含量低于参考范围下限时,上述疾病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脂联素检测糖尿病的特点及优势是什么?
糖尿病常见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 | 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易受空腹时长、检测前饮食习惯改变、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有效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 |
糖化血红蛋白 | 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反映8-12周的血糖水平。 |
糖化白清蛋白 | 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反映2-3周的血糖水平。 |
糖耐量试验 | 诊断糖尿病及其前期的重要方法,但检测过程复杂且耗时久,不利于大规模筛查。 |
目前,临床上评估糖尿病的指标多为确诊和监测指标,难以在糖尿病前期进行早期筛查。作为糖尿病早期风险预测的新型指标,脂联素水平可以提前4-7年预测糖尿病风险,为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宝贵时间。此外,脂联素在血液中的含量稳定,不受睡眠、进食情况、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检测无需空腹,适合广谱筛查。
脂联素的适检人群有哪些?
普通成人建议每2-3年检测一次;
年龄≥40岁;
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BMI=体重(kg)/身高²(m²);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一级亲属中有二型糖尿病患者;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静坐生活方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等);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如何提高脂联素水平?
1.平衡膳食。食物种类多样化,合理搭配,不能单一。减少摄入高盐高糖高脂食品,每天进食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低糖果蔬和谷薯类。限制酒精摄入。
2.适量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太极拳等。每周运动次数为3-5次,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3.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上一篇: 地中海贫血科普小知识
下一篇: 狼疮抗凝物知多少